關于巴基斯坦出口業務的風險提示
一、國別風險變化情況
(一)自然災害造成巨大損失?
據路透社報道,巴基斯坦災害管理局2022年9月15日數據顯示,洪災導致的死亡人數已超過1400人,同時強降雨仍未有明顯消退跡象,已導致巴基斯坦一半以上的地區被淹沒,影響人數超3000萬,并對房屋、車輛、農作物和牲畜等造成損害,損失估計達300億美元。
(二)匯率貶值嚴重和通脹攀升導致經濟形勢嚴峻?
受新冠疫情、俄烏沖突、國家能源價格高企以及美聯儲加息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巴基斯坦現面臨著嚴峻的經濟形勢。今年以來,巴基斯坦盧比(PKR)兌美元匯率已貶值超過30%。伴隨著巴基斯坦盧比的大幅貶值,其國內通脹水平不斷攀升,根據巴基斯坦統計局今年8月份公布的數據,巴基斯坦7月通脹率為24.9%,為13年來最高水平。同時,截至8月5日其外匯儲備已降至不足80億美元,為2019年下半年以來最低水平。
(三)國際評級機構紛紛下調評級展望?
當地時間6月2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將巴基斯坦的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并確認巴基斯坦長期外幣和本幣發行人和優先無擔保債務評級為B3。當地時間7月19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將巴基斯坦的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當地時間7月28日,標普將巴基斯坦評級確認為“B-”,前景展望從“穩定”下調為“負面”。
(四)寄望于IMF援助以避免債務違約?
伴隨著貨幣的大幅貶值,巴基斯坦國內面臨著嚴重的經常賬戶赤字。截至今年5月,巴基斯坦的經常賬戶赤字為14.25億美元,遠高于去年同期的6.4億美元。俄烏沖突導致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使巴基斯坦的經常賬戶赤字進一步惡化,外債負擔沉重。目前巴基斯坦避免陷入債務違約的最大希望是IMF的數十億美元貸款。除此之外,其他國際組織和友好國家的支援也將為其提供重要支持。
(五)部分產品仍維持進口禁令?
今年以來,持續的貨幣貶值壓力以及外匯儲備不足問題,導致巴基斯坦國內經濟面臨巨大壓力。為穩定經濟,巴政府出臺“緊急經濟計劃”,發布2022年第598號法令,自2022年5月19日起禁止進口38種非必需品,以控制該國不斷膨脹的進口費用,節省“寶貴的外匯”。2022年7月,根據巴基斯坦財政部聲明,在進口禁令實施后,禁令清單中的商品進口總額同比減少了超過69%,雖然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外匯支出,但也造成其國內原材料需求高漲,恐影響供應鏈運轉。因此,巴基斯坦財政部長于2022年7月28日宣布,巴基斯坦政府取消對非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進口禁令。但是,對完全組裝汽車、移動電話和家用電器的進口禁令限制仍然有效。
(六)增加進口商品監管稅
雖然在7月份巴基斯坦解除了部分產品的進口禁令,但為了控制不斷飆升的進口費用,巴政府決定征收重稅以抑制進口。8月23日,巴基斯坦聯邦稅收委員會(FBR)發布了關于增加進口商品監管稅(RDs)的通知,將提高數百種進口商品的監管稅。
二、工作建議
從近期巴基斯坦出口業務報損案件損因來看,買方拖欠、拒收、破產導致的報損案件占比集中,主要原因為巴基斯坦外匯管制導致買方未能在應付款日前付款。鑒于該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為有效規避業務風險,現對出口企業提出建議如下:
(一)建議出口企業及時了解巴方進口商當前經營狀態和下游銷售情況,了解換匯安排是否順利,加強收匯跟蹤。
(二)建議出口企業與巴方進口商充分了解出口貨物是否符合當前進口政策,并合理安排出運,注意控制貨權和出貨節奏,選擇更有利的結算方式,適度提高預付款比例,做好風險防范工作。
(三)建議出口企業持續完善自身風控體系,及時向中國信保投保出口信用保險,一旦遭遇風險異動和可能損失情況,及時向保險人進行通報,我們將指導被保險人進行妥善處置。